这些天,一直在学习自律的东西,事实表明,自己现在最欠缺的就是自律。如果能够坚持自律,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努力,争取在一个领域有所突破并超越80%的人,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一个领域安身立命。努力,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间歇性激情,也不是漫无目没有主线的瞎忙,博而不精,最终样样稀松。人生苦短,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去做无用功?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也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与自己想要的东西无关的事情,先放到次要的位置,把时间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,做好了,做精了,超越90%的人了,再去想下一件事情。
知乎上有过这样一个问题: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的?
评论中有这样一条回答:“他们为现状焦虑,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,三分钟热度,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,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;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很多种生活,却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;终日混迹社交网络,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,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;不曾经历过真正沧桑,却还失守了最后一点少年意气,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,却过着最煎熬的日子。”
是啊,大多数的人都曾对生活怀有千万种期待,设想过自己人生的无限种可能,却在明日复明日中消耗着时间,从心灵到生活都变得麻木。事实上,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而严苛的,那些自律之人必会出众;不自律,那就注定只能被淘汰出局。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说:自律,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,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。王小波说,人一切的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而自律,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。《认知突围》中有一句很扎心的话:“所有的懒惰、放纵、自制力不足,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。”
越自律,认知能力越强,反之越弱,人和人的差距,就是这样一点点拉开的。而不自律和认知能力受限,注定是一个无解的负能量循环,要想改变,就得从当下开始,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,到底什么是最应该做的事,到底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我们先来看一张图,且称之为自律公式吧,虽然有些牵强,但也不无道理:
“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,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?”人生的改变,就是伴随着清晨的闹铃开始。
改变,从清晨开始。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时间表吧,雷打不动的坚持固定时间早起。工作忙碌,也别忘了找个时间锻炼身体。别再晚睡,看看你眼睛下的黑眼圈,那是你熬夜看手机、玩电脑带来的。
一般来说,形成一个良好习惯最低需要21天,那就先给自己定一个短期计划,在21天里选择在固定的时间内早起。如果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,又怎么控制人生。富兰克林曾说:“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。”
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: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,中期是痛苦的,后期是享受的。
但有没有发现,大部分人都在自律的中期——痛苦期徘徊太久,以至于把痛苦当作是自律。而当你自律到极致,你会发现: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。因为你知道,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,自律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。
很多时候,不是优秀才自律,而是你自律了,才会变得优秀。
自律,其实并没有那么难,自律这件事情,不仅仅局限于肉体或者是时间。更重要的是,思维模式的修正和改变。只有思维转变了,才会从时间,精力,情绪和身材各个方面,都形成“自律思维”。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争,对自己的欲望节制。
愿我们都能不虚度年华,成为坚持自律的自己,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